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药炒二仙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药炒二仙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和合二仙在中国历史上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和合二仙是我国汉族民间的爱神。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讲究的。那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而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
从唐以后,在我国传统的婚礼喜庆仪式上,就常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像。但见面轴之上两位活泼可爱、长发披肩的孩童,一位手持荷花,另一位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他们相亲相爱,笑容满面,十分惹人喜爱。人们借此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因此婚礼之日常挂悬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于厅堂,以图吉利,亦称“和合二圣”。
寒山和拾得为何被称为“和合二仙”?
相传,和合二仙一个名为寒山,一个名为拾得,寒山,唐代著名高僧,曾和拾得隐居浙江天台寒岩,自号“寒山子”;拾得,原是孤儿,被天台国清寺高僧丰干在赤诚山道拾得收养,故名拾得。
公元1015年,国清寺建成敬奉丰干、寒山、拾得的三贤堂。明清年间,儒释道均推崇寒山、拾得,佛教称他们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即“和合佛”,道教称他们为“和合二仙”。民间珍视他俩情同手足的情意,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爱的民间爱神。
清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皇帝勅封寒山为“和圣”(妙觉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为“合圣”(圆觉慈度合圣拾得大士),合之为“和合二圣”。寒山与拾得以友善齐名,因二人分别手持荷花与净瓶,所以民间又称他们为“和合二仙”。
传说后来拾得外出传道,云游各地。据说东渡到了日本,如今日本还建有“拾得寺”。而寒山则一直在苏州枫桥镇上施药舍茶,最后在枫桥寺院圆寂。这座寺院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后来改称为寒山寺”。寺里直到现在还供奉着和合二仙的塑像。以表示对二位高僧的纪念。
现今苏州城外的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终成正果之处,寒拾殿中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得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得写意画像石刻。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都会有很多游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
和合二仙,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说,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美团圆之神。他们在寺庙供奉的不多,而多见于年画和门神画中。
两个憨态可掬的童子,一人手捧礼盒,一人肩扛荷花。二人都扎着丫角髻,露出兴高采烈的神气。有时,和合又作为配祀的神,与财神、福神等一同出现,象征福气、财气和欢乐。
和合二仙也是我国民间的喜神。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讲究的。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是象征“好合”的意思,而盒中飞出的五只蝙蝠,则寓意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
荷、盒与「和合」同音,多比喻夫妻和谐,鱼水相得,因此婚礼之日常挂悬于花烛洞房之中,或常挂于厅堂,以图吉利,亦称“和合二圣”。
话说,古时候有一户人家,本来命中无子,可两口子一生勤劳朴实,吃斋念佛,乐善好施,感动了上天,赐给他们一个大胖小子。
老两口此时已经年过五旬,老来得子喜得合不上嘴。因为是无心而得,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拾得。并在满月那天摆下了流水席,请十里八村的穷苦人吃饭。
话说同村还有两户人家和老两口要好,一户带着一个女儿,名叫麻姑;另外一户带着一个男孩,从外地逃荒一路要饭而来,因为出生在途中寒山脚下,名叫“寒山”。
老两口是个好人,将这两家日子艰难,便时不时周济一二,把他们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三个孩子像亲兄妹一样,从小玩到大,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三个孩子刚成年不久,村里发生瘟疫,三家的老人接二连三去世。
麻姑他娘临终时拉着拾得和寒山的手说:“几个老人都走了,我恐怕也不行了,我把麻姑交给你俩,将来你们其中一个和她成亲,照顾她一辈子,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说完她就合上了双眼。
三个孩子哭得死去活来,埋葬了老人。
因为瘟疫,三个孩子卖去了田产,从此家道败落,日子也过得艰难了。寒山比拾得和麻姑大五岁,像老大哥一样,爱护和关怀他们两个。
为了把拾得培养得更有出息,将来才有希望。为此,寒山不再上学,一方面下田耕作,另一方面帮屠户杀猪卖肉,挣点钱补贴家庭开支。
寒山心想起了麻姑妈临终前的嘱咐,想早点给他们把婚事办了,也好了却他做兄长的一件心事。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药炒二仙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药炒二仙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