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17年宝宝取名需注意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017年宝宝取名需注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轩、涵、梓」都有什么寓意?为什么2017年大量新生儿都叫这些名字?
说直白点,跟风,盲目。轩,本意是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涵,不过是水泽多。梓,本意是一种落叶乔木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寓意也并不是很美好。
取名排前三,只能说是汉字简化的失败,只是让我们学会了写字,却没能让我们好好理解汉字。
以前有个老乡,让我根据生成八字五行给她侄子想个名(本人被他们认为识文断字),给她想了一个,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轩,从此,不再给别人帮忙想名字。
从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中国的传统文化就遭受着来自港台文化,欧美文化和日韩文化的不断冲击。港台文化中的言倩,武俠文化,欧美文化中的好莱坞文化,性解放,民主和自由等新型文化概念,日韩文化中的动漫文化,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多样文化,叶于当时单一,闭塞的中国大陆文化圈,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心理冲击。十年浩劫之后出生的80后,读的古代经典太少,这也就难怪他们起不出那些有深厚文化韵味的名字了,既然如此,也就不要责怪他们给孩子扎堆起名叫某某轩,某某涵了,最起码这些名字比“建国,卫国,伟,强,静,娜”这些现时烂大街的名字要好那么一点点?
新的生命诞生,也是生命的延续。这无疑充滿对人生最好的期待,所以人们都喜欢给新的生命起个好的名字,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福,那些所谓寓意好,体现高大威猛,美丽清秀的字汇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才造成今天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困惑。你也叫这名,我叫这名的重名现象到处都是。我见过夫妻重名的,也听说儿媳和婶娘婆婆重名的。单位里重名的也常见,也只好以大小高矮来区别。名字固然重要,但重名带来的问题真的太多了,还是注意一下为好,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说了。
我的女儿即将出生,给她取名字可是挺费劲的,为了不和同龄人重名。
最近几年出生的孩子,各种紫萱、子轩、浩轩、昊轩超级多,也许这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吧!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他们的记忆,解放前,人人都严格按照组织字辈取名,从不会擅做主张。一听名字,就能猜到是哪个家族的什么辈分,甚至能知道排行。
比如,我的爷爷那一辈,克字辈,老大叫克温,你一定知道老二老三叫什么吧?
到了解放后,政治挂帅,人们取名字更多是建国、解放、跃进、革命、红兵等等等等,你看完他们的名字,几乎可以断定他的年龄甚至生日!
可惜,我们三代贫农,没有机会接触那个大时代,更多的是*林,*娥,*年这些名字。
到了80,90后,取名字更开放,但基本男女分流,一看就知道男女。
00后和10后,彻底打破了这些界限,四个字的一大堆,各种玛丽苏一大堆。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2017年宝宝取名需注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17年宝宝取名需注意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