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打积用什么中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打积用什么中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煨中药?
用水量应根据药物的多少和药物吸水程度而定。
煎药之先,应先以凉水浸泡,使药物完全湿透,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有效成份。但对紧急病除外。芳香,发散.药可武火急煎。如只有几味芳香药,为避免发散,可后下。补益类应文火慢熬。贝壳矿石类药物,宜捣碎先煎。对大黄,钩滕等药有效成份不耐高热,一般不宜久煎。对胶质粘性大的药物,如阿胶,饴糖用煎好药烊化服用。果仁类药捣碎煎服。机杷叶,车前子可用纱布包煎。体积较大药物和含泥沙的药物,可先煎,虑出药汁代水,再煎其他药。贵重药如人参等宜另煎,煮好后兑入药服。
一般习惯一日剂,分两次煎好,兑均,再分二次服。煮药时间水沸后三十分左右为宜。发表药宜热服,清热宜凉,袪寒宜温…。治疟热可在发病前2小时服。安神宜睡前,驱虫,泻下,补益药宜空服,一般药物以饭后半小时服用即可。
煨法原是远古食物加工方法,后来演变为中药炮制方法及药物使用方法。煨是指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或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中药煨法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药物中部分挥发油及刺激性成分,从而降低副作用,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煨制后的药物主要是增强止泻作用。那么如何煨中药呢?
1、湿纸煨
将净制或切制后药物用数层湿纸包裹,埋于无烟热火灰中,煨至纸呈焦黑色,药物表面呈微黄色时,取出,去纸,放凉,即得,如煨葛根。
2、隔纸煨
取刚经过切制尚未干燥的中药饮片趁湿平铺于吸油纸上,一层药物一层纸,如此间隔平铺数层或多层,上下用平坦木板夹住,以绳捆扎结实,使药物与吸油纸紧密接触,置烘干室或温度较高处,使药物所含油质渗到纸上,取出,更换新的吸油纸,反复操作,至吸油纸上无油渗出为止,取出药物,放凉,如木香。
3、面裹煨
取面粉加适量水做成团块,再压成薄片,将药物逐个包裹,或将药物表面用水湿润,如水泛丸法包裹数层,晒至半干,投入已炒热的滑石粉或热砂或麦麸中,适当翻动,文火煨至面皮呈焦黄色或焦褐色时取出,筛去滑石粉或河砂或麦麸等,放凉。剥去面皮,筛去碎屑,即得,如肉豆蔻,诃子等。面裹煨时,每100kg药物,用面粉50kg。
4、滑石粉煨
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中药的煎煮是否正确对药效的发挥非常重要。我们看医生治病,诊断、开处方、饮片调剂都是在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药师完成。他们都是经过专业学习培训,可以很好的完成他们承担的任务,只有煎煮这步由我们自己完成,所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中药饮片在煎煮之前需要浸泡。
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首先煎药用水很重要,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如纯净水,井水、自来水,以不含消毒剂的优质天然水为佳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煎药的容器应选用有盖的陶瓷砂锅或搪瓷锅,是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并且不要与烧菜做饭等其他用途的锅具混用,因为其他用途的容器会遗留有油,盐等不易清洗干净的物质影响药效。二是煎煮时间这是有规律的一项。煎药时间应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为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滋补药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煎药时要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可略短。 三、煎药量:儿童每剂50-100毫升。成人每剂150-200毫升。 四要介绍一些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在你拿到给你调剂好的药时,很多情况下会有单独包装的特殊药味,它们可能是需要特殊煎煮方法的,下面我就把常出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1、“先煎药”:煮沸10-15分钟,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2、“后下药”:在一般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即可。 3、“溶化药”:应在其它药煎至预定服药量,取药汁,微火煎煮,不断搅拌溶解即可。 4、“冲服药”:将冲服药调入煎好药汁或开水中冲服。 5、其它特殊药物按医嘱煎煮。
煎药所以要讲究方法,是以利药到病除。。加水量,一般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饮片2—3厘米为宜。加水量则应根据饮片重量、体积、吸水能力及煎煮时间而定。药味多、体积大、吸水强、煎煮时间长的中药加水宜多些,否则宜少些;头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宜酌减;煎煮滋补药加水宜多些而解表药宜少些;用于少儿的汤剂可适当减少加水量。中药适当浸泡湿润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中药在煎煮前宜在室温下加水搅拌后浸泡30—60分钟,使水分子充分浸入药材组织。 煎煮火候、时间等也直接影响汤药质量。火候,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状态,直至达到煎药要求。每付药一般煎二次,煎煮时间依药方不同而有所区别。滋补类药,一般头煎煮沸后再煮30分钟左右。解表药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易使药材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宜急火煮沸,再煎5—10分钟。一般药煮沸后再煎煮约15分钟即可。二煎药宜比头煎时间短些。煎液量,以每次煎煮后趁热滤取煎液100—200ml为宜。药味多的煎药量宜多些,药量少则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 还有一些特殊煎法,如薄荷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不宜煎煮时间过长,需后下,一般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同煎5—10分钟即可。含粘液质较多的车前子、葶苈子等中药,易粘糊锅底;旋覆花等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海金砂、蒲黄等花粉总表面积大、疏水性强,应避免漂浮,所以这几类中药都宜包煎。 怎么熬中药,如何服中药? (1)中药的煎煮是有一定要求的,具体有:①每次将一剂中药饮片材料放入煲内,加入清水,观察加水能否浸满药面,不足时可稍加水量。②一般浸泡半小时使中药饮片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如赶时间,此步骤可略去)。③先用猛火煎至充分沸腾1-3分钟。然后收至小火,煎20-30分钟使之成一碗,用消毒纱布或咖啡格滤渣倒入杯内,温热服用。④一次将药物煎好后,可以将首剂和再煎的药物混匀,以便药效均衡。
如果觉得自己煎中药很麻烦,或者没有时间、条件自己煎,现在很多医院都设有中药代煎服务,由煎药室煎煮完成包装成一次剂量的小袋。或者有免煎颗粒,直接根据医生的处方用免煎颗粒调配,您取回后只需开水溶化就能服用,很方便的。
就这样吧,希望能帮到大家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打积用什么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打积用什么中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