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五味子的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北五味子的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五味子根与南五味子的区别有哪些?
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南五味子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名称】南五味子
【别名】:风沙藤,五味子科藤本,属祛风散寒类药。
【生长环境】:本品为扳援状灌木,生于山谷密林下或灌木丛中。
【分布】:我国东南部;广州近郊亦有。
【入药部分】:根、茎。
【采集期】:全年。
【采购地点】:丛药材公司购进。
【性味】:性微温、味微甘、气香。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①呕吐霍乱: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②风寒腹痛: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③跌打积瘀,配伍用。
五味子有副作用吗?
五味子:敛肺止咳,补肾宁心,益气生津,无毒。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恶:萎蕤。
[注意]1,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忌服。
2,外有表邪,内有实热,痧疹初发,显著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者慎用。
答题人很多,毒性也多多少少说了,我就从中医中药的角度来说说吧!
一般来说,说到毒性,或者说到药物的毒副作用,通常都要与用量相关。换句话说,都有毒副作用,唯用量大小尔。用量很大才有毒副作用的,我们通常说是无毒。用量很小就有毒副作用的我们称之为有毒。比如Vc,都知道是好东西,但是用量超过1g,就会腹痛腹泻,甚至尿路结石等病。
五味子从常规意义说,应该是毒性较小的药物。一天吃一小把应该不会有问题。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它依然只是药物,不是水果,说明它并不能成为食物,也就是说安全性并不高,毒副作用还是有的。
另外,要说明的是中药其实最讲究配伍。也就是说自古以来的中药都是在医生处方下,几种药物一起煮水喝的。有可能有毒性的药物在配伍后毒性就被克制住了,反而治病效果很好,所以真正的中药都不是单味用的,现在流行拿某个中药单独用,其实是违背中医理论的。不过确认用量安全,也无妨。就是作用没那么明显罢了。
五味子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木脂素,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此外,五味子还有利于组织细胞的氧气交换,而且在一些缺氧和心肌受损的个案中,已获证实对心脏组织产生保护作用。它也能平缓心跳频率和舒缓高血压。
然而,事物均具两面性,五味子在具有多种神奇的疗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比如它能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及幅度增加,并有增加胃酸及降压的不良反应。具体表现为:
(1)副作用:大量服用可有打嗝、反酸、胃烧灼感、肠呜、困倦等,偶有过敏反应。
(2)中毒反应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口干舌燥、有异昧感、恶心、呕吐、荨麻疹等。
五味子一般分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生用。
性味:酸,温。归肾、肺经。
功能与主治:
1. 敛肺止咳:用于肺肾气虚的咳嗽气喘,常配熟地、党参、山茱萸等。
2.固精止泻:用于肾虚遗精,常配金樱子、枸杞、锁阳等。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泻,配肉豆蔻、吴茱萸等。
3.敛汗生津:用于自汗,盗汗常与黄芪、牡蛎等同用。
现代医学研究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木酚素,是少数具有精、气、神三大补益的药材之一。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还对呼吸系统有兴奋作用,可用于镇咳和祛痰。
五味子具有强心和改善血液循环,能降低血压和血脂的作用。
五味子能降低肝损害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作用。用于肝炎、肝硬化病的治疗。
五味子有镇静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另外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对常见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肠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北五味子怎么育苗?它的栽培管理技术有哪些?
在人工栽培中,五味子采用种子播种育苗方法。此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种苗。而通过扦插育苗和压条生根困难,不易掌握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在生产上很少使用。1.种子的选择与处理 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并单独干燥和保管。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收获后,在室外选择高燥地点,挖一个深约0.5米、直径30~50厘米的土坑,用于进行种子发芽处理。种子处理时,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五味子的秕粒很多,发芽率约在60%,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搓掉果肉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每隔两天换1次水,待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滴干,再与种子体积3倍的湿沙混匀,放入室外备好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盖草帘,在0~5℃下进行低温处理,使其完成胚后熟。第二年的5~6月有裂口时即可播种。2.播种 育苗条播行距10厘米,覆土1.5~3厘米,每平方米播种量30克左右。播种后搭1~1.5米高的棚架,上面用草帘或苇帘遮荫,土壤湿度保持在30%~40%,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帘,常除草,翌春即可移栽定植。(1)育苗地的选择 选择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砂质壤土,播种前耙细、清除杂质作育苗用地。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育苗床,一般床宽1.2米、高15厘米。在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每亩苗床施腐熟农家肥3000千克,与床土充分搅拌均匀后,整平床面即可播种。(2)播种时期和方法 一般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10~15厘米,覆土2~3厘米。每亩育苗地播种量约7~10千克。播后15~20天即可出苗。也可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当年鲜籽,即选择当年成熟度一致,粒大而饱满的果粒,搓去果肉,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干后即可播种。(3)苗期管理 播种后当有30%幼苗出土后,应及时盖草并搭1~1.5米高的简易遮荫棚,上面用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可撤掉遮荫棚。遇干旱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第二年春即可移栽定植。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北五味子育苗还有栽培管理技术有以下几点
1、育苗田选择
育苗田的质量与五味子的出苗率、产量都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育苗之前首先要做好育苗田的选择工作。以土壤肥沃、松软厚实且排水正常土壤为主。然后将育苗床整为高床,高度保持在15cm左右。避免育苗床低洼易涝,然后要保证育苗床有15cm左右的松软土层。根据地势控制好育苗床的长度,将育苗床上的杂质要清除工作,施入适量的腐熟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搅拌。
2、种子处理
在五味子果实成熟选择饱满、健康的果实,然后放在温度40度左右的温水中浸泡大约3天左右。然后取出种子,挑出空瘪的种子,放在适应的环境中晾干。然后将种子与湿沙进行充分的混合,挖坑埋入覆土,再在种子上覆盖一层土,挖好水沟,避免雨水灌种。在催芽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检查种子情况,避免出现发霉变质现象,当见到种子胚根逐渐露出之后便可开始播种。
3、适时播种
我们要根据种植地区的环境、种植条件等合理的控制好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5-6月份,将处理过的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方法一般以条播散播为主,如果是条播的话,那么首先要控制好行距,保持在10cm左右。播种后覆土大约2厘米左右,控制好播种量。对于没有经过处理的种子,那么在种子清理干净之后,稍微将其控干,再在每年的8-9月进行播种。
4、栽培管理
五味子对养分的需求是比较大的,在整个生长期内,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与养分。在成活之后,要注意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土壤封冻前要注意浇水一次,帮助五味子越冬。然后进入孕蕾花果期之后,要适当提高施肥量。每年施肥两次左右,展叶期、开花后各施肥一次。每株施入腐熟农家肥大约8kg左右,施肥方法一般以开沟施肥为主,施肥后要注意覆土。
以上就是五味子育苗技术的简单介绍了。五味子育苗工作直接影响着五味子的产量与品质,因此大家在种植时,一定要多多注意。
1、进行整地。
可以按株距0.3米,行距3.5米,栽上一年生的北五味子700株。同时在行间上做成宽120厘米,高20厘米的畦床,同时每一亩施入腐熟厩肥5000公斤,做为基肥,精细进行整地,耙平。
2、播种。
每一亩播种北五味子的播种量,为5公斤左右。
采收成熟的北五味子果实,可以是野生的或者是栽培的果实都可以,把果肉洗干净,晒干以后准备使用。
在种植北五味子的苗床上,按行距20厘米的距离,开出4厘米的深沟,踩平底部,均匀的进行播种,然后盖上2厘米厚的土,再用稻草覆盖床面,浇透水。
3、做好田间管理。
当第2年植株返青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他搭架子,搭架子可以采用水泥砖,或者是8号铁线,当北五味子返青以后,引蔓上架,在生长期间要对植株进行适当的修剪。
当行间的五味子出苗率达到75%以上,要逐步的撤去覆盖的物体,当小苗长到4厘米左右,按株距3厘米左右进行定苗,每一亩留苗2100株,遇到干旱的时候及时给苗浇水,结合除草工作适当松土。
二、北五味子的的栽培技术。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北五味子的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五味子的功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